The Imagination of the Future

最近 ChatGPT 的高速發展和有許多文章開始在討論:人們還有什麼工作能夠做,讓自己陷入一個焦慮的狀態,但我想這是一種人們對於新興科技的一種恐懼感,這是十分正常的現象,以下將描述我對於 2023 年以及未來科技的看法。 未來會是以 web3 方式邁進(區塊鏈/資產自有/AI) 加密貨幣將會主導金融與經濟成為法定貨幣之外的共識性資產 AI 技術將會輔助人們更快完成需求與目的,作為一個工具或是副駕駛存在 NFT 不會消散,而是會以其他形式存活並更廣泛的運用 USDT 會持續在 stablecoin 有影響力,而 USDC 將會因為監管而失去控制權 學習程式語言變為一種學習思維方式,而不是寫得多就有價值 線上課程將會轉為傳導思維方式而不是細節實現 軟體工程師將會淘汰大部分不適任的碼農,而留下真正熱愛的人 web3 將會是微軟為主軸,google 失去了 web 統治權 bitcoin 將會成為穩定儲備 紅利將會留給已經看到區塊鏈與 AI 技術並先行進入的先行者 AI 會取代大部分客服回答問題,而只會留下幾個需要客製化的客服處理細節 eth 或是其他側鏈會成為線上資產的主要流通價值 開發將會回歸數據層,作為中間件會做好對應收集數據的工作 大部分商業應用不會自己訓練模型,而是使用付費的模型處理 大部分 altcoins 會變成毫無價值 筆記軟體和個人工具會迎來下一波高峰,因為人們開始專注自我學習,並且透過 AI 等工具輔助 公司軟體會逐漸從 google 轉移到 微軟,因為有強大的 AI 輔助與整合 支付行為將會把虛擬貨幣也加入,全世界將迎來統一支付貨幣的年代 AR 技術會迎來一次應用; VR 技術將會成為元宇宙通行證 未來最值得投資的項目:英語

March 24, 2023 · Yish

也許你不需要複雜的筆記軟體

記得一開始作筆記的軟體是 evernote,由於當時市面上其實也沒有多少的軟體可以選擇,付費了兩三年覺得也沒有什麼太大問題,直到空間越來越滿而且價格真的也是蠻高的,在一次機緣下(Laravel 老爸 Taylor 正好分享他的工作軟體)看到了 Bear,非常簡潔並且支持 markdown,重點是 apple 全裝置支持,價格合理,就陸陸續續用到了現在,但也因為它長年更新進度緩慢(連基礎 table 功能喊了兩年還在 beta),前陣子也有跳去使用 notion 和 obsidian 或是其他筆記軟體,其實追求的不外乎就是幾個項目: 支持 markdown 支持數據自有 支持快速編寫 支持全平台(windows/mac/iphone) 原本我一直以為 markdown 這件事情對我來說是一種剛性需求,但直到前陣子終於發現這是一個幻想出來的需求,原因是絕大部分的時間其實文字和筆記主要功能就是作為一個紀錄,你也可以在其他軟體內寫完等需要時在改成支持的語法就好,其實也不需要一開始就透過這樣子去編寫,也有可能是我平常要的是快速紀錄,對於格式這件事情就還好,畢竟在寫程式的路上我更在意的是思維邏輯而不是片段代碼紀錄。 這樣理性分析完之後,支持 markdown 這個假性需求就被剔除了。 支持 markdown ❌ 支持數據自有 支持快速編寫 支持全平台(windows/mac/iphone) 數據自有的這個需求其實是源自於希望有統一格式進行軟體和發佈狀態,由於在 blog 發文和作筆記都是使用 markdown 作為主要格式,想較為無痛的進行資料交互和傳遞,複製出 .md 檔案就可以進行轉移,但其實後來覺得倒也還好,畢竟如果不常使用的筆記不見也還可以,表示他不重要。另外開發筆記其實時效性真的很短,常常都在更新,主要還是能解決當下的問題並且熟悉其概念才是最重要的。 支持 markdown ❌ 支持數據自有 ❌ 支持快速編寫 支持全平台(windows/mac/iphone) Notion 前陣子斷斷續續用了一陣子,一直想適應,雖然後續改善很多但是還是對於無法快速筆記跟在裝置上體驗不佳而放棄。至於 Obsidian,由於有時候我會想要有手寫功能(越來越貪心,由於寫字紀錄有時候真的很方便,用文字描述真的比較長)所以用了一小陣子就放棄了,順帶一提如果用 iCloud 同步有時候會沒有同步完成產生衝突,這也是我在使用時遇到的一點問題。後來有一陣子在 ipad 上買了 goodnotes 結合 apple pencil,用了一陣子覺得大部分時間還是會想輸入文字,只有很偶爾的情況下才會手寫,也就放著了。 後來我看到一張圖 圖片出處在這裡 這篇也是很值得一讀 My System: Notes...

March 9, 2023 · Yish